业主自治管理需办理哪些
小区业主自管需要什么手续?
小区业委会没有明确规定小区业主自治需要办理的手续,一般业主自治不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
物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业主自治是物业管理的基础。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的产生和广大居民社区自治意识的觉醒产生了现在的物业管理制度;
2、行使业主自治管理权利对于维护物业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权益、规范住宅物业管理重要意义;
3、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直接关系到管理公业主之间的关系。
首先业主应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递交成立业委会申请;街道办和社区收到申请后成立业委会筹备组,街道办派人担任组长;筹备组公告召开业主大会,业主大会须有迠筑区划迠筑面积、业主人数双2/3以上业主参加,双过半通过业委会成员,成立业委会。
业委会成立后做出决定,解除与开发商指定的前期物业公司服务合问,不再另行委托物业公司,实行自营、自我管理辖区物业。
小区自治主要做法?
小区自治的主要做法包括建立居民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居民利益;制定和执行小区规章制度,维护社区秩序;组织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协调解决居民之间的纠纷和问题;管理小区公共设施和资源,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促进环境保护和社区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这些做法,小区自治能够实现居民自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社区的发展水平。
业主自治是指在物业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据法律法规和明主选择建立自治组织、确立自治规范,管理本区域内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
业主自治就是由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制定管理规约,作出有关决定,管理他们的共同财产和事务。
从以上可以看出,业主自治的核心是全体业主参与、遵守法律法规、制定和遵守管理规约。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业主自治具有公益性,自治的目地是为了维护其居住的小区的公共利益,必须以保障和增进物业区域内的公益为目标,不得以业主自治权的设定者或行使者的私立为目标。业主自治很容易坏在这一点上,有了私利,怀疑开始产生,最后无法自治。
具体做法是召开业主大会,选举出管理委员会做为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选出自治的执行人,制定详细的规约、议事规则和财务制度及事务流程。议事规则要依法规,提现民主及议事范围和表决方式。规约约定全体业主需要遵守的相关规定,如公共区域的使用、装修管理规范及各种禁止行为等。财务制度约定交费标准、公共设备设施的维护支出、各岗位的人工工资、费用的用途、费用不够或结余后的处理规定、费用收取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方式、财务收支的公示、管理委员会及执行人经费等规定。事务流程就是遇到各种事务的具体执行流程,自治执行人的权力约束和使用等。
施行业主自治,只要遵循几个基础,业主自治才会健康的发展下去。第一,主权在业主,一切权力属于业主,业主采用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重大问题由全体业主决定,业主委员和业主代表均有业主直接选举产生,具体实行方式就是召开业主大会表决,这是业主自治的基础;第二,程序原则,一切决定要依法和制定的规则来作出,制定的规则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还要严格执行。第三,自治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设立,相互制衡,决策出自业主大会,由管理委员会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公示。第四,要保护少数人的权益,业主大会是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机制,要防止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侵害少数人的正当利益(比如加装电梯,楼上都同意就楼下的不同意),这样的话自治是不长久的。如果为了公共利益不可避免,应该给受损失的少数人作出合理的利益补偿。第五,要公开透明,所有费用、决定、结果都要公开透明,经得住监督检查,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