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是哪些

法律知识 2025-07-22 5
简述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学说介绍:
  1. 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2.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3. 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

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

1.含义:违法也称为违法行为,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主体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并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照现行法律应当予以追究的行为。

2.种类:按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3.构成要件:a.违法必须是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并应当依法予以追究的行为;b.违法必须是不同程度地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c.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主观过错的行为;d.违法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主体所实施的行为。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犯罪的不作为应当是负有法定作为义务的人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依据刑法应当受处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及刑法理论上应当具备以下的条件:

一、行为的主体需为负有法律上的作为义务的人;

二、主观方面需负有法律上作为义务的人明知自己不作为会发生犯罪后果而放任结果的发生,不作为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很难说,我认为间接故意更符合客观方面的表现。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应该也存在。

三、客观方面需有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没有结果发生,也就不存在需要作为的前提了。

四、需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即这种因不作为而发生地危害后果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是犯罪行为。你可以参看陈兴良老师的《犯罪不作为研究》,你可以从网上找到。

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心理结构的两个层次,都反映着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罪过心理都是不全面的。

认识因素是意志因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识因素也就没有意志因素存在的前提,犯罪故意所认识到的结果与所希望或者放任的结果必须是同一的,只有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内容及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明确的认识,才谈得上对危害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