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不成立吗

法律知识 2025-08-09 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不成立吗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给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多久能产生自动合同?
  2.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而是劳务合同?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给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多久能产生自动合同?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用工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劳动合同,且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下: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从题目来讲,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就劳动合同法来讲,用人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自劳动者入职一年即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当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肯定是有利的,他没有固定的期限,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但作为劳动者来讲,在没有书面合同之前,一定要主要保存好有劳动关系及用工关系的证据。一般是包括工资条、签到记录、加班单、社保记录等。这些可以更好地去进行维权。

这里想再解释下建立劳动关系(用工关系)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关系。事实上,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最重要的是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入职上班。劳动合同是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基础上订立的,一般是晚于劳动关系,而且是法律强加于用人单位义务。用人单位最晚是自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一年内订立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年仍未订立劳动合同,那么会产生两个法律后果,一:视为已订立无固定合同;二用人单位自应当订立合同之日起双倍支付劳动者工资。

《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需订立劳动合同;如超一个月未订立劳动合同的,从第二个月开始。需支付双倍工资予劳动者,上限为十一个月。如超过一年未订立合同的,则视同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感谢邀请:

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须在用工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的,要从一个月开始支付双倍工资。你这种情况辞职的话是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你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还可以到当地的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你说的意思是,多久就认定为实际执行了“事实劳动关系”一般,两倍工资的期限也就一年,一年后基本就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

谢邀~

用工关系和劳动合同是两回事。

《谭谈说》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劳动合同不会自动产生,劳动合同的签订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合意行为,必须双方切实签订了合同,合同才存在,而且,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的(特殊情况下存在电子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劳动合同虽然不会“自动”建立,但是用工关系可以“自动建立”。《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会依法享有劳动报酬,福利、奖金、社保、休假等一系列待遇,而主张这一系列待遇的依据恰恰就是劳动合同。

所以可见,有劳动关系的不一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反之,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一般都可以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谭谈说》的几篇关于劳动关系的文章中都有提到,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而是劳务合同?

若只是劳务关系,是不用缴纳社保的,可以只签劳务合同。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缴纳社保,而将实为劳动关系但签订劳务合同,这就可以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受到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管理,属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打卡记录,按时上下班等,而后提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从而依据劳动法获得待遇及补偿。

劳务合同是公民和公民之间、法人和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提供所需劳务工作内容签订的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确立了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两者名称近似,但所起的作用不同。劳务合同不需要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等“五险一金”,只需要按合同支付劳务费即可;而劳动合同则需要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因而有些单位为逃避给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而和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而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则需要起诉到人民法院,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一旦发生合同纠纷,两者的受理单位不同。

退休职工返聘因不牵扯缴纳社保等费用,返聘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用工单位有责任必须按规定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等费用,这也是劳动合同规定的具体内容。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不成立吗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