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人单位非法用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违法裁员,须付赔偿金吗,为什么?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责任在单位,或者对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必须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是员工自己辞职,或者合同到期,或者辞职再就业,或者员工过错被辞退的,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有过错的,除了经济补偿金之外,还应该给予2—3倍经济赔偿。用人单位如何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或者辞退劳动者,对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或者有过错的,劳动者可以要求2—3倍经济赔偿。
法律规定,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不可同时要求,只能二选一。
很奇怪这问题提的,🙄
既然提问里面都说了违法。
答案:
肯定会因为违法导致的结果进行赔偿🙄
所不同的是:
赔偿的多少与合理与否🙄
肯定不会放任不管。😔
比如改开放前工人下岗。
需要工人下岗分流😂
为国家减少负担。😂
但也进行了一点点的补贴补偿!
😂😂😂😂
1.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这里所说的月工资要以应得工资计算,是指员工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 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员工在企业工作不满12个月 。
2. 尚有年休假未休的,企业可安排劳动者休完。
如无法安排的,员工未休的年休假,企业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300%的补偿,其中包含企业支付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也就是说企业额外再向员工支付日工资200%的补偿就可以了。
3.没有休完的存休按什么标准补偿?
1、延时加班,通常指的是周一到周五超出8小时的加班,加班费按照员工小时工资的150%支付;
2、双休日加班的,企业可优先安排调休,1天加班对应1天调休。如果企业不安排的,加班费按照员工日工资的200%支付;
3、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加班费按照员工日工资的300%支付。
因此,只有周六日的加班才能调休,其他时间的加班,只能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全部按调休来处理,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员工可以针对自己的加班主张加班费。
4. 企业未缴纳及未按照工资全额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
只要在劳动关系存续之间,企业有未缴纳或是不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员工都可以追溯,没有时间限制。
城镇户口的:员工可以去企业所在地的社保稽核部门和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办理补缴手续;
农村户口的:可以去社保稽核部门办理补缴;
5. 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奖金)
员工加班费计算基数,应当按照法定工作时间内员工提供正常劳动应得工资确定,但每月加班费不计到下月加班费计算基数中。主要按以下方式确定:
1、劳动合同约定计算加班费基数的,以合同约定为准;
2、劳动合同无约定的,以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作为计算加班费计算基数。企业按月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津贴等都应计入加班费基数。
对于加班费(前月)、伙食补助以及不按月或季度发放的奖金、绩效等可不计入加班费基数.
更多法律相关资讯或咨询欢迎下载知法乎App了解,更有专业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于法无据或证据不足的,被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被辞退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被辞退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为了免除其支付赔偿金义务,在劳动仲裁或诉讼时伪造证据或隐瞒证据,劳动者应当申请仲裁时书面申请保全或调取单位保存的证据材料。本人代理的一起辞退纠纷案件,用人单位以员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辞退,劳动仲裁时单位提供了此项规章制度及告知员工的原证据材料,被辞退员工在劳动仲裁时不清楚自己是否在规章告知上签字,劳动仲裁委员会未支持员工诉求,我代理员工向法院起诉并要求法院依法鉴定单位提交原件签字是否原告本人签字,并向法庭提出,如果单位伪造证据,法院应当依法制裁。用人单位权衡利弊后提出和解建议,同意原告全部诉讼请求。劳动者被辞退后,应当主动向法律专业人员咨询,不要轻信自己或非专业人士能解决问题,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用人单位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所应支付赔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本人愿意回答社会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如果您认为我回答的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评论与互动。
公司非法用工不签合同是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现实生活中,有些用人单位往往认为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责任,怕“白纸落黑字”让职工抓到用工证据而陷于被动局面,于是盲目地认为不签合同对于单位来说有利无害。殊不知,这样做,在对职工不负责任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违法的隐患,并需为此承担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假如你遇到懂法的劳动者,又可以随时跳槽,他可以在你单位工作而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干满一年后,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赔付一年的双倍工资并补缴所有社会保险,这样的诉求结果100%是以劳动者胜诉而告终的。
因此,用人单位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依法规范用工,以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代价。
在单位做5年电工没有签劳动合同!单位属于非法用工吗?
你好!我是海青企管达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回答你的问题前,要恭喜你能找到5年没签劳动合同的单位,这种机会可不多,在你离职(指现在)时,你可以拿除了当时未领完的工资外,还可以再拿双倍的工资。为什么呢?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您可以查一下您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您的工资低于标准,公司应当补付您五年的差额。同时公司应当按您的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中较高的,额外支付您四年零十一个月的工资。另外,根据劳动法,自用工之日起,公司就应当为您缴纳社保,因此,公司也要为您补交五年的社会保险费。以上应当是申请仲裁可以得到的。同时您应当尽快督促公司与您签订劳动合同。
我是@实战新HR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感悟传递职场正能量!
首先,这个肯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是否属于非法用工通常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用工主体资格等情况来综合判定,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工主体资格合格,则是合法用工,任何一方不合格均属于非法用工。
一、劳动合同签订规定和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对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对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劳动者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关于非法用工的定义
根据《劳动法》等劳动法律法规,非法用工通常是指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或两方均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非法用工是指无营业执照或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或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招用人员,或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行为,以及使用未经批准备案的外籍人员等。
对于非法用工,如果劳动者付出劳动的,使用单位或出资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报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对于非法用工行为,根据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对
上述问题中,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工主体资格合法则是合法用工,反之则是非法用工。
在单位做电工5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已经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根据规定,劳动者已经视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补签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以未签订劳动合同而未办理社保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必要时申请仲裁维权。
我是@实战新HR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感悟传递职场正能量!
关于对用人单位非法用工如何处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