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转为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知识 2025-09-15 1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刑事拘留转为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取保候审后可以变更为刑事拘留,而不是变更为逮捕吗?
  2. 为什么先刑事拘留然后逮捕?
  3. 被告人在刑事拘留转逮捕后是不是就该判刑了?

取保候审后可以变更为刑事拘留,而不是变更为逮捕吗?

1、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都是刑事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都是可以根据案情需要进行变更的。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是刑事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2、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即意味着,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对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力。

为什么先刑事拘留然后逮捕?

构成涉嫌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先刑事拘留,在拘留期间公安机关要在法定时间内,将疑犯涉嫌有关犯罪事实证据查清后,向人民检察院报送批捕疑犯,检察院经审查后,确系符合逮捕条件且构成犯罪的要在法定期限内,做出批捕的的决定。不构成犯罪可不予批捕。

刑事拘留和逮捕,都是法律概念。不是一件事情。二者都意味着抓人这个事实,区别在于法律要求不同,刑事拘留的要求较低,只要有犯罪嫌疑就可以实施,逮捕则需要有犯罪证据被查证属实。所以,通常都是先刑事拘留,在进一步侦查后,在实施逮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使用侦查权的职责范围,而逮捕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的职责,公安机关提醒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才能对犯罪嫌疑人逮捕,所以先要刑事拘留,然后才能逮捕。

先刑事拘留,然后才被依法逮捕j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先行采取拘留措施;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后,经侦查,认为符合逮捕条件的,才可以批准逮捕并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第八十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八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被告人在刑事拘留转逮捕后是不是就该判刑了?

刑事拘留后转逮捕不一定会被判刑。刑拘后被批捕与最终是否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审查起诉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三种结果。因此,要想免除或减轻刑事处罚,建议你与委托的律师多沟通,积极寻找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刑事拘留转为逮捕的条件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