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如何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经营期限届满,应如何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是单位因此而关闭,那么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同时单位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如果是单位无过失单方面与无过失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以下标准:
满一个月不满半年的补半个月工资,
满半年不满一年的补一个月工资,
满一年的,按每年一个月工资补偿,最多十二年,
另外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则额外补偿一个月工资。
如果用工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则按以上标准加倍赔偿。
如果用工单位无过失与有过失的劳动者解除合同,则无需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经济赔偿金如何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是终止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和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或赔偿金的情况。
1、经过培训、沟通,证明员工不符合试用期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
3、存在其他劳动关系,经过沟通,仍然拒不解除其他劳动合同的;
4、工作失职,给单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5、员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在这里制度制定流程必须合理,员工有签订确认;
6、员工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7、入职一个月之内,单位多次沟通,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
8、员工严重违反国家法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那些情况需要支付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怎么计算。
1、因用人单位不交社保、为未足额发放薪资、不能保护员工权益解除拉动合同的,单位支付补偿金,计算标准为:在单位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薪资;工龄六个月到不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龄少于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2、员工经过培训、改进仍然不能胜任工资或因为生病受伤无法继续工作,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
3、单位超过一年不和劳动者签订合同,不能足额支付报酬,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计算表标准是,不签劳动合同是支付双倍薪资,其他情况是经济补偿金的基础上加1个月或者双倍。
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差,劳动者离职有经济补偿吗?
看什么单位了,一般的民营企业如果是自己自离的一般都没有任何补偿。如果是公司开除员工的有些单位会给一到三个月工资补偿款,有些小的民营单位不会给补偿,有时还会把押一个月工资的钱也不会给。以前比较乱现在能好点了,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单位效益差与是否有经济补偿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看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否应该给予经济补偿。
员工自动提出离职单位可不予补偿。
如果是员工觉得单位发展前景不妙,想另求出路,自动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单位主动终止劳动合同可要求经济补偿。
假如因为单位效益问题,进行裁员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那么理应对劳动者作出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依据工作年限,依据《劳动合同法》向单位提出补偿要求。
若单位有违法的行为,员工提出离职可要求补偿。
假如单位有拖欠工资、不交社保等行为,劳动者可以主动提出离职,并以此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诉,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所以,员工离职能否要求经济补偿,与单位经济效益并无直接关系,具体视离职的原因和情况。
以上为个人观点,希望能对阅者有益。
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而进行的裁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裁员离职的,是有经济补偿金的!如果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员工自己提出的离职则没有经济补偿金!
在部分中小企业中,被动离职没有经济补偿是目前存在的一种现象
我说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劳动法早就有了,劳动合同法也在2008年颁布,但是,很多身在职场的劳动者对于本应该了解的基本法律常识的认知还是不够的;这个因素有很多,有个人的问题,也有社会对普法的程度不够的问题;也有企业知法犯法的问题存在;
目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不平等的时候,这就导致了被动离职的员工也无法正常获得经济补偿金;
正因为这样,在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员工离职没有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主动离职尚可理解,被动离职没有补偿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在报端;
怎样不让应得的经济补偿金不翼而飞呢
被动离职,经济补偿金是理应所得,要拿到,也是有方法的!
无论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差也好,或者其他的任何情况也好,只要存在辞退、裁员等情况时,也就是作为劳动者是被动离职的情况时,作为企业,理应先行出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法律文件;
作为劳动者,在未收到任何书面文件的时候,无需做任何有关离职的动作,哪怕企业打感情牌,希望员工能够正常离职(主动提出离职),那也得有基本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的离职事宜,比如离职时间,有关离职的赔偿等等事项;
只有这样,作为劳动者才能很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莫让本应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不翼而飞!
我是“稚始桅终",专注职场内容分享。欢迎转评赞!欢迎点击【关注】我!
分享更多,收获更多
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差,劳动者离职有补偿吗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简单理解,企业提出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如果是劳动者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企业没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是没有补偿的。
其次,具体来说,企业经济效益非常差,企业能够提供补偿的能力也就比较弱,情况可想而知。企业如果考虑经济性裁员,自然会依法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理性选择是,采用各种方式,事实上降低劳动者的收入,由劳动者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从而降低成本。虽然无聊,但也无奈😔
第三,作为劳动者本人来说,理性的选择是,寻找更好的机会,而不是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劳动者只要有一技之长,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相信有很多企业愿意接纳,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待着,勤劳善良的劳动者!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点赞会幸福,关注更幸运,欢迎关注🎉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解除合同,公司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解除合同的原因是因为公司拖欠工资,责任在公司一方。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法》无效的。
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的标准:
一、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二、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
三、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像这种情况劳动者完全可以不解除合同,而直接向劳动监察机关进行举报,要求劳动监察机关予以处罚或者责令改正。如果公司要解除合同,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您好,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为您分析。
首先,我们把问题的关键点理一下。
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已经是事实。
2、员工想接触劳动合同,而且还想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次,基于以上关键点,可能实现吗?有可能!但过程会相对麻烦,时间会比较长。
1、一定要有证据证明单位已经违法了相关法律拖欠工资,有一些特殊情况除外。
2、基于上一点的前提,向公司发送申请被迫离职的函件,理由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然后等公司签收。
3、拿上发函的证据,以及劳动合同、工资条或工资发放记录等去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仲裁的理由就是“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申请被迫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4、这种情况可能会经历仲裁、法院一审、二审等,总之做好长期的准备吧,也可以找个代理律师全权为你跑腿。
最后,最终结果肯定是能实现,但耗费的时间会很多,所以一定概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谢谢邀请回答,关于你的提问,用人单位因拖欠I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老板欠你工资,你想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有没有经济补偿,如果公司欠你的工资的话,你可以找,劳动仲裁申诉,申请法律援助,不但可以拿到工资,还有吴工费,以级其他赔偿,该你的赔偿都会拿给你,如果你自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话,那公司什么都不会赔给你的,所以说你一定要走法律程序,走法律程序又不花什么钱,只是要你本人到劳动局去,其实你去了劳动局,到时候劳动局一个电话,你的公司马上会找你谈的,公司找你谈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达到你心里想的,那么你就同意,如果不理想的话,在去找劳动仲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看员工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或者说提出离职的时候,是否明确指出了,是因为用人单位经常拖欠工资,所以才导致员工提出离职。如果明确了用人单位存在这种过错而离职的话,那么用人单位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但是有些时候劳动者在提出离职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比如,在离职申请上只是笼统的写自己要离职或者有的干脆写的是因为自身原因而提出离职,那么这种情况下,无法体现出用人单位存在过错,那么原则上这是属于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所以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或者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者没有上社保的这些情况,劳动者想提出离职的话,必须要在书面的辞职报告上明确指出,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上述过错,所以自己才不得不离职,只有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详细咨询,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关于用人单位如何支付经济补偿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