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共同财产范围包括什么

法律答疑 2025-07-23 10
离婚案共同财产范围包括什么内容汇总:
  1. 婚内经济独立的人,在离婚时应该怎么分割共同财产?有何法律依据?
  2. 花呗借呗离婚属于共同财产吗?
  3. 离婚诉讼期间房屋装修属于共同财产吗?
  4. 离婚哪些情况下可以多分共同财产?

婚内经济独立的人,在离婚时应该怎么分割共同财产?有何法律依据?

谢谢邀请!

深圳婚姻与财富保障律师根据多年的法律实践经验来直接解答这个问题:

婚后财产是共同共有,离婚的时候会予以分割。当然如果婚姻期间双方有协议明确各自财产各自所有,或财产都归或部分归一方等相关约定,就不在此限了。

对于你父母的出资,你要看下案件的证据和诉求等具体情况,区分是借款还是赠送。因这里面涉及到诉讼策略方面。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法律风险防范知识,化解矛盾和风险,欢迎点击关注 “深圳婚姻与财富律师”。

如有法律问题咨询,请私信。


现行法制,是婚姻中财产共同共有,区分所有是例外,此例外需要相应的书面约定及现实中的证据加以佐证;双方针对财产的分割焦点或差距有多少,双方是分了一部分,只是可能男方觉得分配得与现实不对等而已,而在离婚事件中不能完全按商法的原则来均分,毕竟夫妻一场,离婚自有原因不去多讲,相忘于江湖,据讲述应是无婚生子女,对双方也是一种解脱!当事人常在咨询中会请教律师胜率,胜率是指通过诉讼解决问题要考虑的一件不能免俗的大事!何为胜,关键在于当事人自身的考量,书过上传,双方是同意分财产的,焦点在于怎样分,确实也分了一些,这个差距有多少,能妥协接受多少,这些想下来再考虑诉讼的成本,诉讼费或评估费及越来越贵的律师费,再想一想胜能得多少,是真正的所想要的胜吗?

如果没有婚后各自财产独立的协议书的话,应当平均分配。房子是婚后购买,不管谁付的首付,也不管谁的名字,都是夫妻共有,当然了,10万块钱的债务也是夫妻共同债务。有一点你可能忽略了,就是女方的财产也应该放到夫妻共有中去分配,就比如她买的汽车等物品。夫妻之间的财产独立约定必须书面,口头无效。

花呗借呗离婚属于共同财产吗?

在婚姻存续期间无论是借呗、银行或私人借贷,只要是用作家庭生活开支的,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夫妻共同承担。

如果夫妻一方通过借呗借贷,非用作家庭生活开支而另一方不知情的,属于个人借贷,离婚夫妻另一方没有责任承担。

离婚诉讼期间房屋装修属于共同财产吗?

  离婚诉讼期间,装修的东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畴。  《婚姻法》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离婚哪些情况下可以多分共同财产?

我们是一个法制国家,讲究男女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离婚过程中的财产分割方面,除双方有约定外,一般也是遵循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的原则。

但婚姻法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做了特别对待,以求达到更符合实际、更符合人性化,更符合公平原则。这些情况包括:

1,一方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付出精力较多的,离婚时可以适当作些补偿。

2,一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可以在住房和财产上给予适当帮助。

3,一方有重婚,或一方有配偶又与别人同居,或有遗弃虐待家庭成家的,或实施家庭暴力的,另一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4,对于离婚时隐藏、变卖、转移和损毁财产的,可以少分或不分。

以上这些特殊安排,差异化的处理,是对正义的支持、对弱者的保护,对公平的遵重。

打算离婚或正在离婚者,了解以上这些婚姻法的基本内容,对于理解和处理财产分配大有裨益。

如何多分夫妻共同财产,法条上仅仅告诉你在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但是还有许多的人为可控因素可以向对方施压达到多分财产的目的。如:利用感情牌,以夫妻情分、子女情感作为切入点,作为失败的感情的受害方,要求多分财产;利用案件的复杂性,有的人因为某些原因想尽快结束这场婚姻,我们则可以利用这一点,向对方施压,因为离婚的诉讼最长可拖达三年,对方肯定是不愿意拖这么久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来达到目的,诸如此类的办法还有很多。这属于专业离婚律师的技巧,如果有需要,可以聘请专业律师,一次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法律规定如果再离婚时发现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一方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可以不分或少分。或者法律可以适当照顾女方及抚养子女一方的利益 ,可以适度多分一些,除此之外 一般没有多分财产的情形。

很多人认为 ,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有出轨或者家庭暴力等法定过错,可以要求对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其实这是对法律的一种误解。

法律规定 ,如果一方有上述法定过错,无过错一方可以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 但这只是基于侵权关系而产生损害赔偿,与少分财产是两个法律概念 。即便最后的结果是对方少得了一些经济利益 ,但是两个法律概念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