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申诉和再审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案件,申诉到高院,决定指令中院再审的案件,一般改判的几率大吗?
你得看决定指令再审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程序问题的话,那就要看是否足够影响到实体的结果了,单单程序有问题,除非是可能导致对实体处理完全错误,否则很难改判。
但如果指令再审理由是原判决对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或者关键证据认定上有问题,那改判的概率就会大很多了
刑事案件申诉受理后会有什么结果?
刑事案件申诉受理后原终审人民法院对刑事申诉进行审查后,认为原判决、裁定正确的,则说服、教育申诉人,使其服判息诉;对坚持无理申诉的,可以用书面通知驳回。并告之申诉人不能再行申诉。
审查后,如果发现原判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审判的,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法律分析: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进行刑事申诉之后,法院必须对申诉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原判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审判的,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再审和申诉的区别是什么?
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申诉分两种:一是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知道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依法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二是非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因本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不服行政部门的处理、处罚或纪律处分,而向该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诉讼上的申诉,申诉人申诉时,可以请律师给予帮助。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还可以请律师担任代理人,代替申诉人申诉。对于非诉讼上的申诉,如果属于经济合同纠纷或者伤害赔偿等民事范围的问题,可用调解和仲裁方法解决的,根据律师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诉人可以委托律师担任其代理人;对于其他问题的申诉,律师只能代写申诉书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见,却不能接受委托而担任代理人。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讼请求。在申诉期间,原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如发现申诉有理的,由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刑事申诉案件受理再审后有办案时间吗?如果长期拖延不出结果,应该怎么办?
审限问题涉及到诉讼效率,也是当事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再审案件,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根据刑诉法司法解释第247条第1款规定,再审案件审限三个月,经过一次延审后,应在六个月内审结。但是,实践中,往往由于诸多因素(如案件疑难复杂、需要调查取证等等)导致无法在上述期限内审结,这一规定显然过于束缚再审法官的手脚。
为此,法院往往不得不诉诸刑诉法第202条第1款和刑诉法司法解释第173条第2款的规定,逐级报请至最高法院,申请批准延长审限一至三个月;期限届满案件仍然不能审结的,可以再次提出申请。可见,关于审限,对下级法院还是有一定的制度性约束的。
那么,如果案件久拖不决怎么办?对此,笔者认为,没有太好的办法,可以向法官或者书记员,或者通过法院立案庭,来了解下案件的进展情况,只要有回音,就说明案件仍在审理之中。既然已经启动再审,由于诉讼程序的不可逆性,是必须要有一个审理结果的,否则就是违法。
毕竟,能够久拖不决的案件,通常属于疑难、复杂案件。既然案件已经进入再审,为了实现公正而一定程度上牺牲效率,是值得的;反之,对效率提出过高要求,而不能兼顾到公正,反而背离了期待再审改判的初衷。
OK,关于刑事案件申诉和再审的区别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刑事案件申诉和再审的区别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