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签订合同非要采取书面形式吗?
能够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的话,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但也不是说签合同就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分为两种形式,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形式的合同均有法律效力。
但合同毕竟是商事行为的产物,是为了促进双方积极履行商定的事务而拟定的,对于一些简单的事项,比如我们日常上街买菜、去超市买东西等简单的交易行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的交易行为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完成,没必要签订书面的合同。
相应的,我们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事情,比如采购一批货物或者购买一套房屋等,由于其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完成的周期长,容易产生不确定的变化,所以建议通过书面形式把双方商定的内容固定好,以备将来发生争议时,有据可查。而口头合同不容易保存当时商谈的具体事项,发生纠纷时也难以举证,所以对于复杂的事项,建议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同时,法律也对一些事项所签订合同的形式作出强制要求。比如租赁合同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必须签订书面合同;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签订合同最好是书面合同,这样有双方亲笔签名和公司盖章,在法律上算是原件,有法律效力。不过因为很多公司都倡导无纸化办公,所以,有一些制式合同,也可以是电子版本的,你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上确认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非制式合同,还是纸质版居多。如果双方采用口头合同,那么这种多是不正规的,如果过后产生纠纷,涉及民事责任或者劳动争议啥的,就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受损失的一方,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合同是对双方的责任约定和权益保障,并没有什么不好。建议你如果不想日后有什么麻烦,还是签订书面合同吧。这样更保险一些。
保险合同为什么是非要式合同?
保险合同是非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非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法规要求合同不一定具备特定形式才能成立、生效的合同。
【法律依据】
《保险法》第十三条,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
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
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对公转账非要有合同吗?
在早几年前对公转账是不需要有合同的,只要有正规的购货或其它发票都可以用公转账支付。现在税务局有新的规定,对企业的资金流向监督,企业对公账户每一笔转账都要求有购货合同和相应的发票,缺一不可。因此现在每个企业对公转账都需要有合同。
对公转账不是非要有合同,两公司没有签合同,可以公户对公户直接汇款。
公对公转账,可以没有合同,比如金额较小10000元以下。对公账户就是经过核实的,能查得到的,银行都有记录的,打对公账户安全,放心,直接到公司账上,最好是有合同证明相关业务发生,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合同的订立是合同双方动态行为和静态协议的统一,它既包括缔约各方在达成协议之前接触和洽谈的整个动态的过程,也包括双方达成合意、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或者合同的条款之后所形成的协议,合同一般都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的区别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