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怎么立案
深圳两女子违反防疫政策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会判刑吗?
目前防疫形势严峻,大家都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尽量少扎堆,不乱跑,听从指挥,不要给抗疫添乱。深圳这两个女子违反抗疫政策,既然公安已立案侦查,判刑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后期还要结合两人的态度,如果态度好,也有可能被判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官方通报,黄某(女,33岁)和时某某(女,42岁),在接到需要居家隔离的通知后,未按要求执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违规到公共场所活动,造成疫情传播重大隐患,给辖区居民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黄某、时某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官方通报的内容没有谈到黄某和时某某是否确诊阳性的问题。正常来说,对于违法疫情防控规定的行为,我们一般只有行为人最后确诊,才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确诊确实会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隐患,同时造成大量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这个行为给社会及居民造成的影响还是相当得大,也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至于判决的话,那是到法院阶段的事情。但被立案侦查,且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是有被判刑。
但若未确诊,只是一般的违反防疫规定,我们原则上以治安处罚为主。
北京一烤鸭店造成疫情传播链,经营人被立案,我们应该怎么做?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每个人都负起责任,需要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履行好自己都职责,做好人员管控,做好风险排查,做好扫码,测温等具体工作。对自己负责,也对大家负责,更是对我们的城市负责。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愿疫情早点过去。
花已开,春已至,万物可期,人间值得。
瞒报行程被立案的最后都怎样了?
瞒报行程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瞒报行程,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和《应急条例》,罪行和处罚当然也是可轻可重,主要看后果。
一般的瞒报行程,没有引起严重后果的,通常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隐瞒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没有引起严重后果,则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被立案”,那处罚就升级了。
瞒报行程,与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引起传播危险的,依据《刑法》第330条,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瞒报行程,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引起传播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引起重大危险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隐瞒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造成传播的,涉嫌违反《刑法》第114条、第115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瞒报行程,已经被确诊,但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引起重大危险,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瞒报行程,已经被确诊,但擅自脱离隔离治疗,造成传播的,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没有感染瞒报行程怎么处罚
1、没有发生疫情感染,但当事人瞒报行程的,属于治安违法行为,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二、造成感染的瞒报行程
瞒报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居住史,或者明知自己可能或者应当属于新冠的疑似病人、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上述三种人的密切接触者,不主动向单位、社区报告,不服从单位、社区健康监测管理,不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引起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风险的,都要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且直接导致他人患病后重伤、死亡的,或直接导致大量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医务人员)被隔离观察等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上仅供参考
瞒报行程被立案的严重后果,我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来帮你分析一下:
这几轮的形势,一次比一次难防控,主要原因是轻症和无症越来越多,导致大家不知道怎么防,防的重点方向是哪里,这就更加凸现了群众配合的重要和必要,这也是这轮打击瞒报行程的症节所在!
根据刑法的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有关甲类传染病或者有传播严重风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很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见,这个罪名既是危险犯,也是结果犯,就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是前提,是否造成实害后果暂且不论,但这是一个情节加重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瞒报行程,导致大面积的隔离,或者成百上千人员隔离的,即使没有造成有关人员感染的,也会被以这个罪名立案侦查的。比如,某市大货车司机,从风险地区回来后,瞒报行程,使用别人手机登录行程码企图蒙混过关,最后也被立案侦查了。即使没有造成人员感染或者扩散,也会被处以刑事处罚,一般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进行量刑!
再比如,某市女从风险地区打车到某机场,吃了一碗混沌,然后打车去某火车站,乘坐火车回家,既瞒报了行程,又造成该混沌店的一名厨师感染,影响了该机场多日停飞,这个后果就是非常严重的,自然会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进行量刑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到现在没有被处以刑罚,这是因为当前的防控形势,首先要治疗,然后要隔离,即使立案侦查了,也不能直接进行讯问,审查起诉,或者开庭审理,而是要先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再根据治疗情况,进行侦查取证,最后提起公诉,开庭审理,然后公开宣判。
无论如何,等待他们的都是法律的严惩,所以也请大家引以为戒,不可心存侥幸,严格按照防控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护自己,保卫城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还回答了很多法律实务问题,欢迎留言关注,共同讨论提高!@龙哥哥说法
疫情期间刑事不予立案通知如何办?
感谢邀请,就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三点看法:
首先,起草《刑事控告书》并整理好相关证据,编写证据目录,列明证据名称、证据来源和证明目的,一起交给公安机关。
其次,根据2015年公安机关改革受案机制的要求,公安机关要当场接收报案材料并出具受案回执,还要在3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随后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最后,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随后便可向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还可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也可向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部门申请立案监督。
关注我,“看懂”刑事司法。
题主信息过于简单,回答供你参考。
(一)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 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不予立案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二)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因此,对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当事人还可以向检察院进行申诉。
(三)有部分犯罪或情形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等,轻微情形);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疫情期间怎么立案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