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劳动合同合法(怎样的劳动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公司扣押劳动合同的后果?
用人单位扣留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的规定。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为什么扣押劳动合同
(一)增加维权难度。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护身符,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签名后拒绝将劳动合同书交给劳动者,不让劳动者知晓劳动合同的内容,造成劳资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劳动合同是规定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无书面劳动合同就处于无“据”可查的处境,指望以其他证据予以证明,是非常困难的!不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同时也给仲裁、法院查清案件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违法成本小。虽然扣留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但是有些用人单位还是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还是该行为所承担的风险很小。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一般是先责令改正,这就给了用人单位一个缓冲期。同时,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劳动者想要证明自己的损失与未将会劳动合同将会劳动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扣留劳动合同,可以让用人单位以很小的风险来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用人单位把员工原本的劳动合同给扣押了,这个时候员工可以直接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因为用人单位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给劳动者带来损失。
劳动合同只签一份合法有效吗?
合同是否有效与签几份合同没有关系。只签一份劳动合同,合同内的受法律保护部分内容是有效的;同理,签多份合同,合同内不受法律保护的部分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是否有效不取决于合同的份数,而是合同的形式以及具体内容。至于为什么劳动合同是两份或者三份,是为了让双方(三方)都保有一份合同,以便伸张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77条?
第七十七条 【工会监督检查的权利】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五大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损害:
首先,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
其次,劳动合同短期化趋势明显,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再次,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
四,有的用人单位随意设立违约金,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最后,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公司的劳动合同岗位是员工,这合法吗?
这样写,认真点来讲,是不规范的,也是不合法的,我们都知道,一般的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工资肯定比生产线上的员工高出不少,在劳动合同上这样写,显然是不合理的,现实当中,出现这情况,劳动者肯定是不是普通员工,一旦出现劳资纠纷,显示对劳动者不利,在举证过程中,要劳动者拿出不是普通员工的证明,工牌,工资条,录用通知书,员工花名册等可能有岗位注明,但这是个潜在风险,做为劳动者,能注意到这个细节,难能可贵了。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四小条就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必须写明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其实就是对工作岗位的详细补充,比如说你是一个修理工,肯定不能当成普通员工,修理工是属于专业技能性质的,其工资肯定相比较于一般员工工资高,所以碰到这咱情况,劳动者可以跟公司协商,要求更改岗位名称,如果公司不愿意,作为劳动者,这时就要把相关的岗位证明或工作内容留底,也不需要同公司硬抗对着干,以防不需之用。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很多,在面对自身权益有可能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正确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争取应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