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判刑后用还钱吗

法律百科 2025-09-18 5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诈骗罪判刑后用还钱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 诈骗罪判刑后还需要偿还钱吗?
  2. 信用卡诈骗判刑后还款还需要吗?
  3. 诈骗罪要归还受害人的资金吗?还是坐牢而免还债?

诈骗罪判刑后还需要偿还钱吗?

诈骗罪被判刑后,钱是需要还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刑法》规定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信用卡诈骗判刑后还款还需要吗?

被判刑后还是要偿还的,刑罚不能减免民事责任。

该还的钱还是要还。即使被判死刑,也会变卖其遗留财产偿还生前债务。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诈骗罪要归还受害人的资金吗?还是坐牢而免还债?

首先:诈骗罪是刑事罪名,并不影响你追究涉案嫌疑人的民事责任。

其次:如果已经立案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会对涉案的财产、涉案的证据及线索进行固定。

第三:你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方法及途径:

1、你要到立案机关进行受害人登记。在案件判决后,法院会对已经查封的财产,对受害人进行返还。

2、在审判阶段,你可以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财产损失。

诈骗罪属刑事案件,只要诈骗罪成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但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诈骗罪的定罪量刑与诈骗财物数额有关。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司法解释,3千至1万元的,为数额较大;3万至1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具体数额标准由各省一级的高院、高检联合制定颁布。例如,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上海市规定为5千元,深圳规定为8千元,中西部地区规定为3千元;则满了3千元的,在中西部可以定罪,在上海或深圳则不能定罪,只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37条、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被害人谅解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1)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2)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3)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4)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恶意接受赃物者应当追缴。

关于诈骗罪判刑后用还钱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