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期内生了大病怎么办(在合同期内生了大病怎么办理)
作为合同制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期间身体出现大病,合同到期后工作单位还会继续给我投保吗?
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问题
- 劳动合同终止:单位是否续保,主要是看您的劳动关系是否存续,如果你们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单位必须要给您缴纳相关保险。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如果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相关经济补偿或赔偿。
- 医疗期:劳动合同到期,但是您依然在法律规定的医疗期内,那么劳动关系续延至医疗期结束。在此期间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 个人看法:如果单位已经履行了续延等责任,您也确实无法继续工作,在单位支付了您的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下,不用再续签合同了。双方相互理解才能和谐。祝身体健康
如果你在合同生效期生病的,那么因为生病而调岗,调岗还不能胜任,则公司支付你一个月的赔偿金来结束这段劳动关系。
医保社保都有一个固定终止的日期,如果是在终止日期前发生可以申请报销,合同到期没有新签,工作单位是不会给你继续投保的了,建议和公司申请社保挂靠,自己付费,让公司代缴。
感谢邀请!根据题目所述不是工伤,估计也不是职业病。劳动合同未到期时,生病休息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可以申请调岗。调岗后仍然不胜任工作,那么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目前,劳动合同已到期终止,单位有权利和你不续签劳动合同,那么单位就没有义务继续给你缴纳社会保险。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你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满一年按照一个月计算。
首先回答问题,如果只是暂时不能重返岗位,还没有过医疗期,幼儿园需要继续为你投保。如果过了医疗期,也不能胜任幼儿园安排的其他工作,等于实际不上班了,幼儿园就没有义务为你继续投保了!
医疗保险有其特殊性,不能停保,停保后不能享受医保待遇,可以和幼儿园协商,挂靠幼儿园,自费缴付社保费用(可以用补偿费用和病假工资抵扣)!
你还可以做如下主张:
1、在你长期不能工作的情况下,医疗期满,幼儿园可以提前30天(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书面通知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参考下方补偿标准)!
2、具体医疗期按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确定,可以参考下方法律规定!
3、在医疗期内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4、这里有一点提一下,医疗期结束,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幼儿园应该安排其他合适岗位,这个真的要看幼儿园的安排了,毕竟可操作性不强!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3、《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4、《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59条: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关注我,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实战工作经验,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