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致人死亡如何获得缓刑

法律答疑 2025-07-20 4
介绍:
  1.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可以缓刑吗?交通肇事中悔罪的表现有哪些?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可以缓刑吗?交通肇事中悔罪的表现有哪些?

本人认为,本案能判刑的概率很小。因不具备判缓刑的条件——必须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才有可能判处缓刑,而本案的量刑,最低也得4年或5年。下面简述理由:

首先,对本案构成何罪进行分折

从醉驾致人死亡这个事实来看,行为人无疑构成了两个犯罪:醉驾行为就是危险驾驶罪,之后致人死亡的事实,又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前罪是拘役并处罚金,后罪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罪并罚的结果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判缓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那么,我为何在开头说判缓刑的概率很低?

那是因为,如果按上述判决了,可能会导致这个判决违反了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所以,法官可能会用过失致人死亡罪来取代交通肇事罪。而过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本案是醉驾致人死亡,应难以认定为“情节较轻”,在这种情形下,数罪并罚,有期徒刑超过三年,因此,就排除了缓刑!

其次,简述下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餐事罪之间的关系及适用规则

它们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类似一个大家庭,有很多成员,而交通肇事罪则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成员。

在适用规则上,有如下考量:

——在一般情形况下,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普通法,而交通肇事罪是特别法,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定交通肇事罪。

——在特殊情况下——就是这种判决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时,则依罪刑相适应原则,不定交通肇事罪,而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三,本人认为,本案中如定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及交通肇事罪,则不能达到罪刑相适应的刑法的基本原则的要求,因此,应认定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及过失致人死亡罪,并实施数罪并罚。

综上所述,本案依据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行为人的刑期超过了三年,因此,难有被判的可能性。致于悔罪的形式问题,因已有人作了详尽的解释,本文就不再进行解答。

个人认为,酒驾致人死亡不可能被判处缓刑。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仅仅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理论上是可能判处缓刑的。但如果肇事后逃逸,且因逃逸致人死亡,则应判处七年以上,不可能适用缓刑。

不过,因酒驾产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场合,因酒驾本身就是酌情从重处罚的情节,法院不大可能判处缓刑,而是从重判处实刑。

悔罪的表现:主动自首或坦白,配合公安侦查,积极赔偿被害人,积极挽回被害人损失,表现出认真悔罪的积极态度,争取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