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违法申请行政复议可以吗
程序违法,具体行政行为都要撤销吗?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6)被申请人不按《照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确认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实质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而形式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原则上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1. 受到行政程序的监督和制约,相关当事人可依法提起诉讼、申请复议或投诉等程序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
2.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被撤销、改正或者改变,以达到恢复当事人合法权益、消除影响的目的;
3.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从轻警告、严重纪律处分直到行政降级、免职等惩罚,以便防范行政机关滥用职权、错误决策等违法情况的再次发生;4. 行政机关因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当事人权益导致损失的,应向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赔偿相关的损失。
总之,对于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况,法律规定了具体的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制的权威。
办案程序违法形成的调解书有效吗?
调解书无效。因办案程序违法,调解书是在程序违法的情况下形成的,调解书无效,调解必须在程序合法,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成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才产生法律效力,办案程序必须合法,符合法律的规定,产生的法律文书才具有合法牲,权威性,产生法律效力。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程序违法申请行政复议可以吗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