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复议和税收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复议和申诉区别?
复议和申诉都是指对某一决定或行政行为提出异议并寻求更正的行为,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复议是指申请机关自行复查、重新审查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通俗点说,就是向原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提出请求,要求其对原来的决定或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和决定,以便消除不当行政行为。
申诉则是指当申请人对处理自己事务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意时,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请求其责令处理机关更改原来的行政行为
复议与申诉有以下区别。
1;复议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向其上一级进行复议,要求进行复查,如果对复议结果仍不满意,可以走诉讼程序。
2;申诉是对于已经进入诉讼的案件,对法院的判决不满意,继续提出上诉,申诉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并且处理申诉案件的是法院,而复议则是行政机关。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关系衔接是怎样的?
两者衔接有三种可能:一是直接起诉,二是等待最终结果,二是复议前置。
两者区别
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是向其主管部门或者上级部门申请复议的行为。
可以看出,两者在受理的机关、解决的程序和最终的效力上都有不同。
衔接方式
1.直接起诉。一般的行政案件都可以直接起诉,不需要经过复议环节。
2.等待最后的处理结果。有的行政行为要经过多个程序,比如申请、评价、审批、公示、决定等多个环节。行政行为还处于审查阶段时,是不可诉的。
3.先复议,再起诉,即复议前置。主要的类别包括:
(1)涉及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要先复议。
(2)税务、税收方面的行政行为。纳税人应当缴纳多少税、多少滞纳金等,主要是涉及缴多少的问题。要不要缴纳可以直接起诉。
(3)知识产权方面规定。对商标、专利不予认定、不予申请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应该首先向商标委员会和专利委员会申请复议。
支持请关注+点赞,谢谢~
刑事复议和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刑事复议和诉讼的区别:
1、申请主体不同:复议的申请主体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而诉讼的申请主体是上一级人民法院。
2、申请程序不同:复议是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而诉讼是重新审判的活动。
3、诉求内容不同:复议是对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诉讼是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构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应当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予以受理;
(二)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制发《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分别是怎样的?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1.行政裁决是指依法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的种类包括: (1). 权属纠纷的裁决;:(2), 侵权纠纷的裁决;(3), 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2.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它是现代法治国家解决行政争议,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制度。3.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详细比较?
仲裁: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
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制度。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它是现代法治国家解决行政争议,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制度。
区别:
一、参加的主体不同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
二、主体的地位不同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平等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实体法民法调整;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为行政相对人,一方是国家的公权力机关,受实体法行政法调整。
三、调整的客体不同
仲裁与民事诉讼所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生、财产关系;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调整的是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侵权行为。
四、管辖的机关不同
仲裁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选择仲裁机关,为第三方调解机构,实行的是“一裁终裁”制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是由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实行“两审终审”制度;行政复议是相关的行政复议机关管辖。
五、他们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再进行民事诉讼,视为放弃了诉讼的权利;当事人选择了民事诉讼就不能再进行仲裁。 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觉得是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利,可向有关的复议机关提出复议,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不进行行政复议,直接进行行政诉讼。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税收复议和税收诉讼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